家人们!今天必须来唠唠咱们平时很少聊但超重要的——全球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排名Top10!这可不是枯燥的数据哦,看完你绝对会对“钱”的世界有全新认识,毕竟谁还没点想搞懂全球经济的野心呢?
先划重点:外汇储备可是各国的“家底”,是央行手里持有的能随时兑换成其他货币的资产,比如美元、欧元这些现金类资产,还有债券啥的,而储备货币的构成,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、国际贸易结算能力,甚至能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风向标!下面这10种货币,就是目前全球央行们最爱的“压箱底宝贝”,快看看你家钱包里有没有,它们又凭什么这么“能打”!
第1名:美元(USD)—— 永远的“霸总”地位
必须承认,美元就是全球储备货币界的“顶流中的顶流”!截至2023年最新数据,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稳稳超过58%,相当于10个储备里就有近6个是美元,为啥美元这么“横”?故事得从二战后说起——当时美国经济一枝独秀,手握全球70%以上的黄金储备,还拉着23个国家签了《布雷顿森林协议》,直接把美元和黄金挂钩,其他国家货币和美元挂钩,美元成了“美金”,等于成了全球的“硬通货”。
虽然后来布雷顿森林体系崩了,但美元的“惯性”太强了!全球石油交易基本用美元结算(也就是“石油美元”体系),国际贸易中80%以上的结算都离不开它,连咱们平时买进口商品、国际旅游换汇,首选也是美元,更别说美国国债是全球最安全的资产之一,各国央行都喜欢买美债当“压舱石”,所以哪怕美国时不时搞点“印钱放水”,美元的地位依然难以撼动,毕竟短期内没有任何一种货币能替代它的“网络效应”——用的人多,就越来越离不开!
第2名:欧元(EUR)—— 欧洲的“联合舰队”
欧元排第二,实至名归!目前占比约20%左右,虽然和美元差距不小,但已经是非美元货币里的“扛把子”,1999年欧元诞生,当时就想着要挑战美元的地位,毕竟欧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德国、法国这些工业强国都是“后盾”,欧元的优势在于“区域一体化”——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直接用欧元结算,不用再换美元,省了汇率风险和手续费,而且欧洲央行(ECB)相对独立,货币政策比较稳健,欧债虽然之前出过危机,但长期来看,欧元资产依然是各国央行的“心头好”。
不过欧元也有“软肋”:欧盟各国经济水平不一,比如德国和希腊的差距,遇到危机时很难像美国那样“全国一盘棋”;再加上英国脱欧、俄乌冲突导致欧洲能源危机,这些都让欧元的“野心”打了折扣,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欧元依然是全球储备货币里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!
第3名:日元(JPY)—— 亚洲的“低调学霸”
日元占比约5.5%,虽然看着不如美元欧元,但已经是亚洲第一储备货币了!日本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,虽然经济这些年“停滞不前”,但家底厚啊:日本是全球最大的债权国,持有大量海外资产;日元又是“避险货币”——一旦全球出事(比如疫情、战争),投资者就喜欢买日元,因为日本国内储蓄率高,央行负利率政策也让日元“借出去就能赚钱”。
日元的国际化还得益于日本企业的全球布局:丰田、索尼这些大公司在海外赚了钱,很多时候会换回日元,形成自然需求,不过日本也有烦恼:国内老龄化严重,经济活力不足,日元长期处于贬值通道,2022年甚至一度跌破150日元兑1美元,这让它的“避险光环”有点暗淡,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日元在亚洲地区的地位,短期内还是没人能替代的!
第4名:英镑(GBP)—— 日不落帝国的“余晖”
英镑占比约4.8%,排名第四,算是“老牌贵族”了,想当年大英帝国“日不落”,英镑是全球货币的霸主,后来美国崛起取而代之,但英镑凭借“金融城”伦敦的优势,依然稳居全球储备货币前列,伦敦是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、黄金交易中心,每天的外汇交易量占全球的40%以上,大量国际资本在这里流动,自然需要英镑作为中介。
英国虽然脱欧了,但英语的全球通用地位、普通法系的稳定性,让伦敦的金融吸引力还在,而且英国国债流动性好,信用评级高,也是各国央行愿意持有的资产,不过英国经济规模不大(GDP全球第五),加上脱欧后和欧盟的关系有点僵,英镑的“后劲”有点不足,未来能不能守住第四的位置,还得看英国能不能解决好国内的经济问题(比如高通胀、苏格兰独立风波)。
第5名:人民币(CNY/RMB)—— 中国的“逆袭之路”
重点来了!人民币占比约2.7%,虽然数字不大,但已经是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,而且这几年涨势超猛!2016年人民币加入IMF的SDR(特别提款权)货币篮子,权重超过日元和英镑,成为“官方货币”;2022年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首次突破3%,2023年继续上升,这速度简直像开了挂!
人民币为啥这么“能打”?核心原因就一个:中国经济太强了!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、第一大货物贸易国,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当作最大贸易伙伴,这么多贸易结算,自然需要人民币,比如咱们和沙特、俄罗斯这些能源大国用人民币结算石油,和东盟、一带一路国家用人民币搞贸易,都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,再加上人民币汇率稳定,中国国债被纳入全球主要债券指数,外国央行当然愿意多配点人民币资产。
不过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:资本项目还没完全开放,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使用深度还不够,但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”,未来能不能挑战美元欧元,咱们拭目以待!
第6名:加元(CAD)—— 资源型货币的“黑马”
加元占比约1.9%,排名第六,可能很多人没想到!加拿大虽然是“小国”(GDP全球第十),但家底超厚——全球第二大石油储量、第三大天然气储量,还是农产品出口大国(比如小麦、油菜籽),所以加元和商品价格挂钩特别紧,尤其是油价一涨,加元就跟着“起飞”,被称为“商品货币”。
加拿大的金融体系也很稳健,银行抗风险能力强,加上和美国是邻居(北美自贸区),经济联系紧密,所以加元也是全球央行“分散化储备”的选择之一,不过加元也有“短板”:经济规模小,过度依赖资源出口,一旦大宗商品价格下跌,加元就会受冲击,但作为资源型货币的代表,加元在储备货币里的地位,还是挺稳的!
第7名:澳元(AUD)—— 另一个“商品货币”的骄傲
澳元占比约1.6%,和加元有点像,也是靠资源吃饭!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、煤炭出口国,还是羊毛、牛肉的大卖家,所以澳元和商品价格的关系比加元还密切,中国经济崛起后,从澳大利亚进口大量资源,直接带动了澳元的需求——中国一买铁矿石,澳元就“笑嘻嘻”。
澳大利亚的金融体系开放度高,利率比欧美高(之前经常加息),吸引了很多国际资本流入,不过澳元也有“弱点”:经济结构单一,过度依赖中国需求,一旦中国经济放缓,澳元就会“跌跌不休”,但作为南半球最发达的经济体,澳元在亚太地区的储备货币地位,还是不可小觑的!
第8名:瑞士法郎(CHF)—— 避险货币的“终极王者”
瑞士法郎占比约0.2%,虽然数字小,但绝对是“小而美”的代表!瑞士法郎是全球最经典的避险货币,没有之一——为啥?因为瑞士永久中立国地位,国内政治稳定,金融体系保密性强(虽然现在没那么保密了),而且瑞士法郎和黄金挂钩(以前是,现在虽然脱钩了,但市场还是把它当“硬通货”看)。
全球出事的时候,比如俄乌冲突、美国银行暴雷,投资者就会疯狂买入瑞士法郎,导致它汇率飙升(有时候央行不得不干预汇率,防止升太快影响出口),不过瑞士法郎也有“烦恼”:瑞士经济规模小,外汇储备量不大,所以它的“避险光环”更多是市场行为,而不是像美元那样有“国家信用背书”,但作为“避风港”,瑞士法郎的地位,谁也替代不了!
第9名:人民币(离岸CNH)—— 补充说明?不,是“双轨制”的威力!
等等,前面已经有人民币了,这里怎么又出现?其实严格来说,SDR货币篮子里的人民币是“在岸人民币”(CNY),而离岸人民币(CNH)是在海外市场流通的人民币,比如香港、新加坡的人民币离岸中心,不过很多央行在统计储备时,会把两者合并,所以有时候会看到人民币的“双位数”增长——其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