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喽各位宝子!今天必须给你们扒一扒最近被问爆的话题——到底哪个量化平台能接自己的下单软件?还有2025年中国的虚拟货币排名到底咋样?作为混迹币圈多年的老玩家,今天就把干货一次性给你们喂饱,手把手教你避坑+搞钱,赶紧拿出小本本记下来!
第一趴:哪些量化平台能用自己的下单软件?这才是硬核玩家该有的配置!
说到量化交易,很多新手以为找个平台随便跑个策略就行,但真正玩过的人都知道:下单软件的自主权=策略的命根子!为啥?因为平台自带的下单接口往往有延迟、限制,甚至会被“卡单”,尤其是大资金或者高频策略,稍微慢一秒可能就错过最佳点位,所以能用自己的下单软件,意味着你可以完全掌控交易逻辑、执行速度和风险控制,这才是量化圈“卷王”的标配!
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量化平台里,真正支持对接自有下单软件的其实不多,而且大部分都对用户资质有要求(比如资金量、策略类型、交易经验等),下面给你们盘盘几个“真·支持自定义”的平台,顺便说说它们的优缺点,你们按需选择!
BigONE(大ONE)——老牌交易所的“开放接口”福利
作为国内较早一批上线的交易所,BigONE在量化支持上其实挺“良心”的,它提供REST API和WebSocket接口,支持用户接入自己的交易程序,甚至允许自定义下单参数(比如价格类型、成交方式、滑点设置等),对于高频策略或者需要多账户管理的玩家来说,这点特别重要!
优点:
- 接口文档清晰,有详细的Python、Java示例代码,新手也能快速上手;
- 支持IP白名单,账户安全性有保障;
- 交易对丰富,尤其是小币种和新币上线快,适合做“埋伏”策略的量化玩家。
缺点:
- 对大资金账户的监控比较严格,如果你的策略单量太大,可能会被临时限制(需要提前申请);
- 流量相对头部交易所小,深度可能不够,做市策略要谨慎。
适合人群:中小量化团队、个人开发者,尤其是喜欢玩小币种套利的宝子。
币安(Binance)——接口开放但“限流”是常态
币安作为全球最大的交易所,接口功能肯定没得说,支持几乎所有主流编程语言接入,甚至有第三方量化工具(如CCXT、FMZ)专门为币安优化,但!重点来了:币安对高频策略和API调用频率有严格限制,普通账户每秒只能发送5-10个请求,超过直接封号!
优点:
- 流量和深度顶级,大资金也能吃下;
- API功能强大,支持子账户权限管理,适合多策略并行;
- 有专门的“量化交易大赛”,优胜者能拿到奖励和额度。
缺点:
- 限流太狠!想用自己的下单软件跑高频?先准备N个号轮换吧;
- 验证流程复杂,新账户需要先完成身份认证+交易验证,才能开通高级API权限。
适合人群:中低频策略玩家、大资金机构,能接受“多账号轮动”的“卷王”。
OKX(欧易)——“合约+现货”双接口,适合“多面手”
OKX在量化支持上一直挺“卷”,不仅现货接口开放,合约市场的API更是给足了权限,它支持自定义下单逻辑,比如止盈止损、条件单、冰山单等,甚至可以接入自己的行情数据源(比如第三方付费行情),对于同时做现货和合约套利的玩家来说,OKX的“双接口”简直是福音!
优点:
- 合约API权限高,支持套利策略所需的“跨账户联动”;
- 有“量化实验室”功能,可以直接在平台回测策略(虽然精度一般,但够用);
- 手续费低,尤其是做Maker单,能省下不少成本。
缺点:
- 行情数据延迟比币安高一点点,对速度要求极致的策略不太友好;
- 新账户API权限有限,需要累计交易量或申请才能解锁高级功能。
适合人群:现货+合约双轨玩家、套利策略爱好者,喜欢“多空对冲”的宝子。
Gate.io(芝麻开门)——“小而美”的接口,适合“策略专精型”玩家
Gate.io虽然规模不如前三大,但在量化圈口碑一直不错,尤其是对“小而美”的策略特别友好,它的API接口限制少,允许自定义下单频率,甚至支持“一键撤单全仓”这种高级功能,如果你是专攻某个细分策略(比如网格交易、趋势跟踪),Gate.io的接口稳定性绝对让你惊喜!
优点:
- 接口限制少,高频策略不容易被封;
- 有“网格交易机器人”模板,新手也能直接用,支持接入自定义参数;
- 新用户福利多,比如注册送API调用额度,适合新手练手。
缺点:
- 交易对深度一般,大单交易容易滑点;
- 英文文档为主,对英语不好的宝子不太友好(不过有中文社区可以问)。
适合人群:个人量化玩家、策略专精户(比如只做网格或趋势的“一根筋”选手)。
自建量化系统——终极玩家的“终极选择”
如果以上平台接口都满足不了你,那只能祭出“王炸”:自己搭量化系统!没错,就是从行情接收、策略计算、下单执行到风险控制,全部自己写代码搞定(或者找外包开发),虽然成本高、技术门槛也高,但一旦建成,你的策略就是“独一份”,完全不会被平台限制!
需要准备什么:
- 服务器:推荐用云服务器(阿里云、腾讯云),配置要高(CPU、内存、网络都得跟上);
- 行情数据:要么从交易所买付费数据(比如币安的Premium Data),要么接第三方行情源(如Wind、Bloomberg);
- 下单通道:直接对接交易所API,或者找“聚合服务商”(比如比太、币牛牛,他们能提供更稳定的接口);
- 代码能力:至少要精通Python(主流量化语言),熟悉C++/Rust更佳(提升速度)。
优点:
- 完全自主可控,策略100%不外泄;
- 执行速度极快,比平台自带接口快10倍以上;
- 可定制化程度拉满,想怎么改就怎么改。
缺点:
- 成本极高:服务器+数据+开发,一年没个几十万下不来;
- 技术门槛高:没个3-5年量化开发经验,别轻易尝试;
- 维护麻烦:行情、接口、策略都要自己维护,出bug只能自己扛。
适合人群:机构、量化团队、技术大佬,预算充足、追求极致性能的“终极玩家”。
第二趴:2025年中国虚拟货币排名?这10个币种大概率能“杀出重围”!
说完量化平台,再来聊聊大家最关心的:2025年中国的虚拟货币到底哪些能“打”?注意!这里说的是“中国排名”,不是全球,所以会重点考虑国内政策、市场热度、应用场景等因素(合规性是前提!),排名不分先后,但每个都有“硬核理由”!
比特币(BTC)——数字黄金的“地位”稳如泰山
虽然BTC早就不是“币圈唯一”,但作为加密货币的“老大哥”,它的地位在2025年依然无法撼动,原因很简单:共识最强、流动性最好、机构认可度最高,国内虽然禁止BTC交易,但持有和挖矿(合规地区)并不违法,而且越来越多高净值人群把BTC当成“避险资产”,就像黄金一样。
2025年BTC的看点:
- 减半周期后的供需平衡(2024年减半,2025年可能进入“牛市后半段”);
- ETF资金持续流入(虽然国内没有,但全球ETF热度会传导);
- 央行数字货币(DCEP)和BTC的“互补关系”(DCEP日常支付,BTC长期储蓄)。
以太坊(ETH)——智能合约“永动机”,DeFi和NFT的“基础设施”
如果说BTC是“数字黄金”,那ETH就是“数字石油”——整个DeFi、NFT、GameFi生态都离不开它,国内虽然打击“非法金融活动”,但合规的区块链应用(比如供应链金融、版权存证)越来越多,而ETH的智能合约功能是这些应用的核心。
2025年ETH的看点:
- 0升级完成(从PoW转向PoS后,能耗降低90%,更环保);
- Layer2扩容方案落地(比如Arbitrum、Optimism),交易费用更低、速度更快;
- 国内合规DeFi项目可能基于ETH开发(但会严格监管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