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 | 关键信息 | 官方/法律出处 | 风险提示 |
---|---|---|---|
法律定性 | 2013年五部委《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》明确:比特币为“虚拟商品”,不具货币地位,不得流通使用。 | 中国人民银行、工信部等联合发布 | 任何机构不得用比特币定价、结算,否则涉嫌非法经营。 |
交易禁令 | 2017年央行等七部门《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》要求:境内不得设立虚拟货币交易所,不得提供买卖撮合、定价、信息中介服务。 | 中国人民银行、网信办等 | 境内平台被清退后,部分境外平台仍面向中国用户,访问或充值均可能被银行风控冻结账户。 |
挖矿淘汰 | 2021年发改委《关于整治虚拟货币“挖矿”活动的通知》将挖矿列为淘汰类产业,严禁新增项目,存量限期关停。 |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| 个人擅自接入矿池、托管矿机,面临停电、罚款甚至刑事责任。 |
个人持有 | 法律未禁止个人持有比特币,但不得用于经营、融资、支付工资、商品标价等。 | 最高人民法院2022年民事裁定要点 | 场外私下交易被认定为“违背公序良俗”的合同,法院可判决无效,损失自担。 |
获取方式1:境外OTC | 通过Telegram、Signal群或境外P2P平台(如Houbi、OKX的C2C区),用支付宝/银行卡转账给卖家,对方释放币到个人钱包。 | 无官方通道 | 银行流水触发风控后,需提供资金来源证明,否则冻结;对方收到款不放币维权困难。 |
获取方式2:面对面现金 | 一线城市地下“币商”约定时间地点,现金交易,现场手机钱包转账。 | 无官方备案 | 大额现金需说明来源,涉嫌洗钱可被警方调查;假钞、抢劫风险高。 |
获取方式3:境外交易所KYC | 使用护照在境外平台(如Binance、Kraken)完成高级认证,绑定境外银行卡或USDT充值,再兑换BTC提至自托管钱包。 | 平台遵守注册地法律 | 中国居民使用境外银行卡需外汇申报,超额转入可被认定为“变相购汇”,违反外汇条例。 |
获取方式4:挖矿“黑电” | 将矿机托管在四川、云南小水电站,以“大数据机房”名义偷跑,电费0.2元/度。 | 属淘汰产业 | 2023年起电网公司每月扫描异常用电,发现即断电没收设备,涉案金额大者按“窃电罪”追责。 |
获取方式5:朋友代买 | 委托海外朋友在当地合规交易所购买后,把币打到个人钱包,回国再私下结算人民币。 | 属民间赠与 | 若金额超5万美元等值,需向外汇局申报,否则后续无法解释大额资产来源。 |
钱包安全 | 官方推荐自托管:Bitcoin Core、Electrum、BlueWallet,助记词离线抄写,禁止截屏云盘。 | 无官方钱包 | 手机木马、假App泛滥,务必在官网bitcoin.org核对签名哈希后再安装。 |
税务问题 | 个人卖出获利虽无专门税目,但2021年起北京、上海试点“个人所得大数据稽查”,若链上大额转账与银行流水匹配,需补20%偶然所得税。 | 国家税务总局答疑 | 无法提供成本凭证的,按全额计税;故意隐匿可处0.5–5倍罚款。 |
出境限制 | 2023年海关开展“虚拟货币专项缉查”,手机、电脑、Ledger冷钱包可要求解锁检查,发现助记词即询问资金来源,超等值2万美元需申报。 | 海关总署公告 | 未申报被认定为“携带贵重物品出入境”,可没收并罚款。 |
维权渠道 | 交易纠纷法院不受理,可向当地“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中心”申请调解,成功率低于10%。 | 最高人民法院会议纪要 | 建议全程录屏、保留聊天记录,但法律仍可能认定合同无效。 |
最新动态 | 2024年3月央行金融稳定局会议重申:对境外平台向中国境内提供“跨境券商式”服务,将封堵IP、支付通道,并追究境内推广人员责任。 |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| 推广返佣、社群拉人头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、传销罪。 |
提示:任何涉币行为均存在政策突变、资产冻结、刑事责任三重风险,务必在行动前咨询专业律师,并控制仓位不超过可承受损失上限。